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吕霞 通讯员 宋景荣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地形、气候、环境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各不相同,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在以高山峡谷地形为主的康县修高速,到底有多难?9月8日,“品质交通陇原行”采访团一行来到康略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一线,见证了项目建设者“战天斗地”的真实场景。
S44康县至略阳高速公路望关至白河沟段工程(以下简称康略高速)是《甘肃省省道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省级高速公路18条联络线之一,陇南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的“三横”区域高速路网之一,也是陇南市作为甘肃省向东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出口公路和省际通道和进入康县阳坝、花桥、何家庄、朱家沟等4A级景区的旅游公路。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陇南-康县1小时通勤、陇南-汉中3小时覆盖,可有效提升陇南市承东启西、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能力,对于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带动旅游资源开发,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促进路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采访的第一站是康略高速土建5标箱梁预制场。与平时见到的梁场不同,这个梁场在比项目部高出七八米的平台上,需要乘坐升降电梯才能到达。

“这里空间狭小,施工场地非常紧张,我们因地制宜,采用立体化布置,开拓性地将传统梁场的平面布局优化为了立体布局。同时,康县地势复杂,修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较多,需要的箱梁多,生产任务重,而且当地阴雨天气多,影响箱梁预制进度。为此,我们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首创研发了自行式移动钢台座施工工艺,实现了箱梁预制从钢筋加工、模板安装到混凝土浇筑、箱梁养生、张拉压浆及架设全工序工厂化流水线施工生产。”康略高速土建五标质检负责人安晓福说,“这个梁场与传统梁场还有一个不同,就是箱梁全部采用蒸汽养生,养生棚的温度保持在40-45℃之间,湿度95%以上,大大提高了养生效率,可以实现24小时全天候流水线加工,生产不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6天即可完成1片梁的流水线施工,三条生产线每月可生产45片,保证了施工速度和质量。这也为在高山峡谷地带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此外,在箱梁预制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四新技术:箱梁钢筋整齐式定位胎架的应用,保证了钢筋的安装质量及钢筋间距、保护层符合要求;预应力波纹管接头采用同材质热缩套进行连接,提高了接头的安装质量,为后期预应力张拉提供保障;桥梁护栏钢筋采用分段式定位胎架,有效地解决了钢筋安装精度不高、线性不平顺、间距不均匀的弊端,在节省人工的同时保障了成品护栏的安装质量;在箱梁养生过程中配备了温湿度监控仪,实现养生过程中的数据可视化监控,有效提高了梁体养生效率。
与康略高速土建5标箱梁场选址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黑马关隧道的监控办公室是凌空的,由焊接的钢架支撑,与隧道出口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这也是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康略项目黑马关隧道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部现场质检人员陈维君说。

黑马关隧道
黑马关隧道是S44康略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起点位于康县长坝镇,长度5250米,V级围岩占51%、IV级围岩占43%、I级围岩占6%,隧道洞身穿越地层主要有灰岩、碳质板岩、中-富水千枚岩和断层角砾岩。隧道施工中,需穿越断层破碎带、软岩大变形段、富水千枚岩段等各类不良地质构造,施工难度大,20多人24小时三班倒施工,最好时每天能掘进1.8米,最差时仅为60厘米,是我省继木寨岭隧道、高楼山隧道之后的又一高难度隧道。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我们深入贯彻‘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的理念,采用了‘两机一桥七台车’的机械化集群作业,实现人力投入减少80%、施工功效提高20%。同时注重细节控制及质量通病预防,通过使用液压栈桥+曲面模板、专用锚杆机和锚杆无损质量检测设备,提升隧道施工质量。将隧道二衬混凝土抗渗性由P8提升至P10,并要求试验室对工程实体进行100%检测,切实做到混凝土结构物内实外美,合格率达到100%,确保竣工验收工程优良。”陈维君说。

离黑马关隧道不远,就是康略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钢筋集中加工配送中心,该中心主要为黑马关特长隧道加工各种不同钢筋。中心占地面积约3.3亩,设计加工钢材总量2.1万吨,单日最大生产量可达60吨,完全满足黑马关特长隧道4个洞口的施工需求。“生产过程中,我们对标‘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要求,在工厂内配置一体化成套机械设备和专业班组化产业工人,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及信息化、工厂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批量化生产、批量化验收、物流式配送、点到点运输的高效集约生产。生产效率提升25%,为项目节约成本约350万元。”康略项目黑马关隧道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钢筋集中加工配送中心负责人贾小军说。
质量安全是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省公交建集团康略项目分公司质量监管部副部长陶亚平说:“我们严把质量源头关,全面推广应用基于区块链的交通产品质量控制科研成果,促使检测结果真实、准确、可靠,降低试验检测抽检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风险,提高交通产品抽检质量控制数据从结果到源头的可追溯性。”截至目前,项目分公司累计备案交通产品98批次,累计抽检1628批次、合格1628批次,总体合格率100%。同时,康略项目还通过科技攻关打造项目品牌,在项目设计阶段,就对陇东南地区路面早期病害进行全面调查分析,通过建设综合性试验暴露场站,研究混凝土、路面工程及其他工程材料在陇南阴湿多雨复杂气候环境下的服役性能。并从设备微改造、工艺微改进等方面积极开展攻关活动,通过小创造、小革新等措施解决影响工程建设的细节问题,实现“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促安全”新成效,助推项目整体建设品质提升。